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成效察看

点击数:534 | 发布时间:2025-07-29 | 来源:www.leevj.com

    目的 察看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成效。办法 7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研究组采取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护理成效。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 低于对照组病人的28.6%, 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1.4%, 高于对照组的6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可显著降低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对于改善紧张的医患对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97

    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 FRS)是现在临床较为容易见到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成人两性疾病, 其致病菌以曲霉菌与毛霉菌为主, 容易见到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器官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或广谱抗生素、放疗、人类免疫缺点病毒感染, 并且在近些年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 给病人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干扰[1]。伴随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 鼻内镜手术成为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法, 深受病人及临床的喜爱。然而, 可以预见的是, 手术治疗成效与好的临床护理息息有关。鉴于此, 本次研究针对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成效予以察看, ?F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办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真菌性鼻-鼻窦炎者;②无鼻内镜手术忌讳者;③临床依从性好者。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病人;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不认可此次研究策略或未签署知情赞同书者。在确定所有病人均已经如实学会此次研究策略内容并签署知情赞同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各3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43.25±7.29)岁;病症种类: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4例、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2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9例;病程3个月~2.5年, 平均病程(16.50±4.50)个月;临床表现:鼻塞15例、头痛12例、流脓涕或血涕8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4~64岁, 平均年龄(43.33±7.01)岁;病症种类: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5例、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12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8例;病程3个月~2.2年, 平均病程(16.35±4.45)个月;临床表现:鼻塞16例、头痛12例、流脓涕或血涕7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备可比性。

    1. 2 办法 对照组同意常规护理, 内容包含常规健康宣教、心理干涉、饮食建议、个人卫生指导、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等。研究组同意围术期护理, 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6 h常规禁食禁水, 同时使用2%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鼻腔。②术中护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帮助其取舒适体位, 密切监测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状况, 在不影响手术进行下使用床被对其裸露皮肤进行保暖[2]。③术后护理。术后第2天给予病人氟康唑、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窦腔, 每隔6~8 h清洗1次, 在鼻内镜下将鼻腔内分泌物进行清除[3]。在护理职员引导下正确学会恒温冲洗仪操作办法, 指导其自行拓展鼻腔冲洗工作。对于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应准时依据病人需要推行预见性用药护理或者是采取冰敷、冷敷等处置[4]。在临床医师准许出院前对其拓展出院指导, 督促其按期回院随访, 平时积极参加体育训练以增强体质, 培养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维持鼻腔的清洗。

    1. 3 察看指标及断定标准 两组病人察看指标包含:①并发症发生率, 包含眼眶周围瘀血、鼻腔出血、鼻腔粘连。②护理认可度, 使用本院自制护理认可度调查问卷表进行测定, 满分共100分, >85分为很认可、70~85分为认可、60~69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5]。

    1. 4 统计学办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剖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 低于对照组病人的28.6%, 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病人护理认可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认可度为91.4%, 高于对照组的68.6%, 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较为容易见到且伴随大家机体免疫能力的降低, 其发病率随之提高, 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鼻内镜手术是现在临床主流治疗策略, 旨在清除鼻腔病变组织, 促进鼻腔与鼻窦黏膜生理功能得到恢复, 最后达成治愈的目的。但, 因为个体原因差异, 术后总是面临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使得病人治疗时间进一步延长并大幅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怎么样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成为临床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经围术期护理, 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 仅为8.6%, 而同期常规护理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8.6%, 伴随并发症发生率的减少, 研究组病人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大幅提高, 达到91.4%, 同样高于对照组的68.6%, 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可见, 围术期护理取得的效果更优于常规护理, 可显著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无论是对于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还是临床治疗工作开展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围术期护理可显著减少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病人临床护理认可度, 对于改变紧张的医患对立关系具备要紧意义。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